物聯網系統開發用到的技術有哪些?
2023-05-31
物聯網是指按照約定的協議,通過射頻識別(RFID)、紅外傳感器、全球定位系統、激光掃描儀等信息傳感設備,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,進行信息交換和共享,實現智能識別和管理的網絡。物聯網的關鍵技術有人工智能、無線物品識別技術、無線傳感器網絡、M2M協議
1. 物聯網物品識別技術——RFID,無線物品識別技術
射頻識別(RFID)技術,又稱無線射頻識別,是一種無需在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,就能通過無線信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的通信技術。在射頻方面,一般為微波,1-100GHz,適合短距離識別通信。
在RFID系統中,識別信息存儲在電子數據載體中,該載體稱為應答器。存儲在應答器中的識別信息由讀取器讀出。閱讀器不僅可以讀取存儲的信息,還可以寫入信息。讀寫過程是通過雙方的無線通信來實現的。
2. 物聯網的終端神經無線傳感器網絡
無線傳感器網絡(WSN)是一種分布式傳感器網絡。它的末端是一個傳感器,可以感知和檢查外部世界。WSN中的傳感器可以無線通信,使網絡設置更加靈活。設備位置可以隨時改變,也可以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到互聯網。通過無線通信形成的多跳自組織網絡。
目前,學術界對傳感器網絡、傳感器網絡、物聯網沒有明確的定義;可以認為,傳感器網絡強調感知為目的,物聯網傾向于以傳感器連接為特征;但兩者都是基于互聯網的。
傳感器網絡實現了數據采集、處理和傳輸三種功能。它與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一起構成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。
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:無線傳感器網絡、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。無線傳感器網絡有許多類型的傳感器,可以檢測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現象,包括地震、電磁、溫度、濕度、噪音、光強、壓力、土壤成分、大小、移動物體的速度和方向等。
傳感器網絡的三要素是觀察者、傳感器、感知對象、傳感器感知感知對象,以及將結果傳輸給觀察者(服務器等)。
3.M2M協議
M2M是Machine to Machine/Man的縮寫,是一種以機器終端智能交互為核心的網絡化應用和服務。M2M協議規定了人機交互需要遵循的通信協議。它在機器內部嵌入無線通信模塊,以無線通信為接入方式,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信息化解決方案,滿足客戶在監控、指揮調度、數據采集、測量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。
成都科訊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,是一家專業從事政企信息化建設、軟件定制開發、物聯網系統開發、APP軟件定制開發、小程序開發、工具類軟件開發等業務的軟件外包公司。公司秉承著“用心服務,創新發展”的理念,為客戶提供高質量、高效益、全方位的信息化解決方案。
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中,公司不斷強化自身實力,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果以保證自身技術層面的領先性,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、高水平的技術團隊,與多家知名企業進行長期合作,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、高效、貼心的服務。
公司一直秉承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以技術創新為核心”的思路,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完善的信息化解決方案,制定科學合理的項目計劃,運用先進的技術實現項目開發、測試及上線等環節的全程管控,為客戶打造更加高效、科學、安全、穩定的信息化業務。
成都科訊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卓越的實力、優秀的服務和卓越的品牌影響力,已成功地服務于多家行業的企業,贏得了客戶的高度信任和好評,并且先后獲得了ISO9001認證、3A認證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和60項目軟著等榮譽,公司在行業內的口碑和美譽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。